“十四五”时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力期,也是农村全面小康后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转变的关键期,为进一步抓好农业发展,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在湖南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我县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以推进精细农业发展为抓手,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以粮食安全生产为重点,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发掘乡村功能价值,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培育发展新动能,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努力提升我县农业生产机械化、合作化、规模化水平,构建农业现代化体系,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巩固提升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成果。到2025年,粮食种植面积达58万亩,总产量达21.3万吨,人均稻谷占有量208公斤。完成新建高标准农田18.8万亩,提质改造3.34万亩。年出栏生猪100万头、年加工生猪50万头、年外销生猪50万头以上;草食动物(牛、羊)年出栏50万头(只)、存栏30万头(只)。大鲵存池数达200万尾、稻渔综合种养5000亩、水产品产量达2000吨。蜂蜜稳产8万厢。坚持“一主多特”产业布局,重点打造“桑植白茶”主导产业,突出粽叶、烟叶、蔬菜、中药材、畜牧、水果、优质稻等特色产业,产业总值达100亿以上。建设农产品追溯管理体系,实现农产品“身份证”管理全覆盖,耕地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农业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宅基地改革。做好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控,不发生重大动植物疫病疫情。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建成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农村垃圾污水、庭院厨卫卫生、村容村貌治理体系。加强农业产业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农业科技素质、生产技能、经营能力
三、发展重点
(一)突出粮食安全生产
优化种植结构,在生态环境良好达到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的区域大力发展高档优质稻10万亩,“双高”油菜10万亩,鲜甜糯玉米5万亩,优质小香薯3万亩等绿色粮油作物;培育适度规模粮食生产经营主体200个,生产规模达到6万亩;大力推广机耕、机播、机插、机防、机收、机烘全程机械化作业,水稻全程机械化应用达到10万亩,油菜达到10万亩,旱杂粮生产机械化率达到30%;推广绿色可持续生产技术,发展稻--油水旱轮作10万亩,稻--绿(肥)轮作5万亩,旱粮分厢间作套种10万亩,稻鸭综合种养2万亩;推广水稻、玉米、油菜、蔬菜、茶叶等农作物绿色防控面积18万亩,创办绿色防控示范区10000亩。完善稻油加工设施建设,新建稻谷加工厂10个,菜籽油精深加工厂2个。建立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化服务组织10个,统防统治面积10万亩,农田使用生石灰面积保证每年5万亩以上,实现农药负增长;抓好草地贪蛾防控工作,实现虫口密度达标区域防控处置率90%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确保不大面积暴发成灾。加强危险性病、虫、草、鼠的监测普查、预报预警、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签证工作,杜绝新的危险性病虫害传入和传出我县,确保全县农业生产安全。
(二)大力发展畜牧水产
依托龙头企业东方希望集团建设生猪产业化项目,大力发展 “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推进适度规模的生态养殖小区建设,计划年出栏生猪100万头以上。引进大型生猪屠宰加工企业,提高生猪屠宰加工能力,大力发展冷鲜肉及风味肉制品生产,屠宰加工生猪能力达50万头以上,年外销生猪50万头以上;发展稻渔综合种养5000亩(包括稻+鱼、稻+虾、稻+鳖等)、推广循环水养殖和山塘养殖,力争水产品产量达2000吨以上;发展完善产业服务体系,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建设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疫情监测体系、诊断检测体系、标志管理溯源体系,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三)推进产业提质升级
坚持“一主多特”产业布局,重点打造主导产业“桑植白茶”,突出粽叶、烟叶、蔬菜、中药材、畜牧、水果、优质稻等特色产业,产业总值达100亿以上。按照“一村一基地”目标实现全覆盖。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地管理,加快标准化基地建设,降低成本,提升基地产能、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冷藏保鲜库50个,配套冷链运输车30台。继续实施“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新增省市龙头企业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发展家庭农场100户。通过“龙头企业+生产性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产业发展。推进“桑植白茶”“桑植蜂蜜” “桑植粽叶”等名特优产品做大做强,申报完成一批具有桑植特色的“两品一标”农产品,着力打造“源来桑植”农产品公共区域品牌,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览、推介会,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我县农产品品牌知名度。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将特色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打造 “一村一品、一乡一景”农旅融合田园综合体10个,助力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四)加强质量安全建设
以县级检验检测中心为依托,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深入推进示范创建。强化风险防控与专项治理,加快建立我县农产品追溯管理体系和“身份证”管理体系,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抓好农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推进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抓实食品安全示范县城创建。
(五)强化农业污染防治
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做好耕地保护与地力提升。深入开展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行动,推广水肥一体化、机械深耕、优化施肥结构、有机肥替代、秸秆还田、绿肥生产等技术措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25年主要农作物覆盖率达到95%。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创新秸秆“五化”利用机制,建立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争取2025年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全面推进农用地膜污染治理,通过对地膜回收利用、减量使用传统地膜和推广应用安全可控替代产品,农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治,到 2025 年,农用地膜基本实现全回收。实行农用地分类管理,对优先保护类农用地进行跟踪监测,严格保护;对安全利用类农用地采取风险管控,主要措施包含农艺调控、替代种植,定期开展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与评价,对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等;对严格管控类农用地通过相应的政策支持,采取调整种植结构、退耕还林还草、轮作休耕等风险管控措施。建设规模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有效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来源。
(六)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加强全县水稻生产功能区和油菜生产保护区范围内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加强水利设施配套建设,确保旱涝保收,提高粮食产能。“十四五”期间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达到18.8万亩,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3.34万亩,计划总投资4亿元。2021年新建高标准农田3.6万亩,高效节水灌溉0.07万亩,计划投资5760万元,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1.62万亩,计划投资4860万元;2022年新建高标准农田4.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0.09万亩,计划投资7200万元,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1.42万亩,计划投资4260万元;2023年新建高标准农田3.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0.07万亩,计划投资5600万元,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0.3万亩,计划投资900万元;2024年新建高标准农田3.6万亩,高效节水灌溉0.07万亩,计划投资5760万元;2025年新建高标准农田3.6万亩,高效节水灌溉0.08万亩,计划投资5760万元。
(七)加强人居环境整治
全面落实村庄规划全覆盖;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95%以上村庄垃圾得到治理并建立长效保洁机制;95%以上农户厨卫环境得到改善,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规模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100%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25户或100人以上的自然村实现道路硬化,达到村村通、组组通、户户串;全县95%的村庄达到干净整洁的标准,30%以上的村达到美丽宜居标准,积极创建特色精品村。
(八)加强农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完善农业农村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服务基层农业。
(九)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强农惠农富农的“三农”政策为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农业产业结构、农村土地、农村宅基地建设等制度改革,创新农村产业就业组织化发展机制,聚焦重点问题,推动农业生产由增产导向转向量质并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由地尽其用转向扩权赋能,城乡关系由单纯振兴乡村转向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动力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政府形成合力。
四、农业发展重大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 项目建设性质 | 起止年限 | 2021-2025年计划投资(万元) | 项目建设主体 |
1 | 高标准农田 建设项目 |
高标准农田18.8万亩(含高效节水灌溉0.38万亩),涉及23个乡镇。项目实施农田水源、灌排渠、蓄水池、山塘、管道、生产便道、机耕道、农田防护、土壤改良、增强有机肥、种植绿肥的推广应用、对土壤进行检测、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智慧水务等建设;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工程3.34万亩。 | 新建、改扩建 | 2021- 2025 | 492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2 | 桑植白茶产业建设发展项目 | 新建茶叶基地5万亩,进行机采茶园改造3万亩,低产老茶园改造1.5万亩;新建桑植白毛茶加工厂房40个,对白茶生产加工机械设备进行奖补;对县域公共品牌“桑植白茶”进行全方位的品牌推介,包括产品运销策划及宣传活动、广告宣传、专营店、各种展会及软硬广告宣传进行补助;培育三个“桑植白茶”产销过千万的龙头企业。 | 改扩建、新建 | 2021- 2025 | 164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3 | 生猪产业发展建设项目 | 100万头生猪产能发展:新建5000头种猪场10个,新建100000头育肥猪场3个,50000头育肥猪场10个,改扩建5000头育肥猪场40个; | 改扩建、新建 | 2021- 2025 | 790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4 |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 | 在全县23个乡镇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2.4万亩;主要针对治理农田化肥、农药污染,畜禽、水产、养殖污染等 | 新建 | 2020- 2025 | 191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5 |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 | 100万头猪当量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建设,改造1000头以下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新建有机肥厂5个,粪污处理设施设备100套,沼气发电、居民用沼气管网建设。 | 新建 | 2020-2025 | 136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6 |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建设项目 | 一是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设或购置环卫基础设施垃圾压缩站12座、处理点18处、洒水车22辆、垃圾转运车40辆、垃圾压缩转运车8辆、人力保洁车600台、入户垃圾桶10万个、垃圾集中收集桶3000个;二是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建设入户污水管网30千米,购置清污干湿分离车15台;三是开展农村户用厕所改造。新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40000户。四、村庄绿化、亮化工程建设。 | 新建 | 2020- 2025 | 790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7 |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建设项目 | 建设县级综合检验检测认证中心;在23个乡镇配套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设立检测点,配备监管及追溯体系设施设备;在批发型农贸市场配置检测检疫设备,确保进场农副产品质量安全。 经营主体配备快速检测等相关设施设备。确保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完善。 | 新建 | 2021- 2025 | 65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8 | 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项目 | 完善县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体系,充实应急物资储备;更新升级200平方米兽医实验室,40平方米冷藏库,购置诊断仪器设备等;改善23个乡镇动物防疫站工作条件,配备冷藏设施12个,添置仪器设备。配套建设3个省际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配备相应设施设备。 | 新建 | 2021- 2025 | 50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9 | 桑植县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 项目涉及桑植县23个乡镇村庄道路建设工程及公共服务设施工程补短板建设。 | 新建 | 2021- 2025 | 1000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10 | 桑植县区域性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项目 | 建设保鲜库、速冻库、加工包装车间,仓储配送中心、附属用房、道路广场硬化、绿化设施等项目建设内容。 | 新建 | 2021- 2025 | 100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11 | 农产品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 农产品信息中心、产品展示中心、可视农业、品牌建设、追朔体系建设、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建设等项目内容。 | 新建 | 2021- 2025 | 80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12 | 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项目 | 在全县23个乡镇建立高标准优质水稻基地 6万亩,基地实现机械化操作。 | 新建 | 2021-2025 | 180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13 | 粮油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 高标准优质油菜基地建设,推动我县油料产业发展。发展双低双高油菜15.5万亩 | 新建 | 2021- 2025 | 200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14 | 粮油水旱轮作项目 | 全县发展优质水稻5万亩,实施粮油轮作;成片区域推广全程机械生产;实行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 | 新建 | 2021- 2025 | 100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15 | 张家界黑猪品种保护项目 | .新建现代化能繁母猪场2万平方米; 标准化育肥场3万平方米; 配套生产厂房及综合用房2万平方米;能繁母猪存栏量达4000头;育肥猪年出栏量达100000头; | 新建 | 2021- 2025 | 100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16 | 桑植畜禽洗消中心建设项目 | 变压器、水井、液化气站、全自动底盘清洗加人工清洗、全自动消毒、全自动烘干等设施设备建设。 | 新建 | 2021- 2025 | 40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17 | 农副产品品牌推介及深加工项目 | 依托桑植优质农副产品资源进行深加工及品牌推介建设,主要包括优质稻、茶叶、油茶、魔芋等农产品深加工、研发、品牌创建及推介宣传。 | 新建 | 2021-2025 | 300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18 | 中药材产业建设及深加工项目 | 草本中药材基地建设5万亩;中药材深加工、研发新产品、申报专利技术、扩展销售渠道等建设。 | 新建 | 2021-2025 | 300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19 | 菜篮子工程建设及深加工项目 | 菜篮子基地建设10000亩,主要包括大棚建设、基地道路建设、仓储保鲜库建设、冷链物流配送建设等;蔬菜深加工项目建设。 | 新建 | 2021-2025 | 250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20 | 草食动物基地建设及畜禽水产品深加工项目 | 牛、羊等草食动物养殖基地建设,主要包括养殖场栏舍建设、青草料供应基地建设、轮牧区规划建设、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畜禽水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 | 新建 | 2021-2025 | 300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21 | 水果种植基地建设及深加工项目 | 水果基地建设9000 亩,主要发展猕猴桃、八月瓜、椪柑、葡萄、柚子等;水果深加工项目建设。 | 新建 | 2021-2025 | 230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22 |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项目 | 乡村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等项目建设。 | 新建 | 2021-2025 | 300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23 | 箬竹产品品牌推介及深加工项目 | 产品品牌推介、深加工、出口等项目建设。 | 新建 | 2021-2025 | 150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24 | 农田水利建设 |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面积3万亩;主要包括山塘、水库建设维修;水渠沟渠建设维修;田间道路建设,农田防洪设施建设。 | 新建 | 2021-2025 | 100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25 | 推广稻渔综合养殖、循环水养殖和山塘养殖建设项目 | 在全县23个乡镇发展稻渔综合养殖,主要开展稻+渔、稻+虾、稻+鳖等立体养殖、推广循环水养殖及山塘养殖,养殖面积达5000亩,力争水产品产量达2000吨以上。 | 新建 | 2021-2025 | 50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26 | 现代农业产业园 | 利用南滩优势的土地、气候资源、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结合现有产业,打造以生产、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南滩现代农业产业园,集畜牧养殖、烟叶、蔬菜、雪莲果、养蜂、粽叶等产业聚集的产业园 | 新建 | 2021-2025 | 500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27 | “百里茶廊”茶旅融合项目 | 打造以白茶为重点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建成集茶叶生产、加工、乡村旅游、美丽乡村的“百里茶廊”,建设几个茶旅融合示范基地。 | 新建 | 2021-2025 | 500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28 | 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 一村一基地建设(油茶、花椒、霉茶、白茶、蔬菜、高粱、杨梅、油桃、甜柿、春橙、木瓜、蜜蜂李、黄桃、花生、绞股蓝);一户一产业、特色养殖发展;粽叶、葛根、霉茶、青钱柳、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培育与深加工 | 新建 | 2021-2025 | 600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29 | 桑植县大鲵产业转型提质升级项目 | 开展大鲵养殖产业项目转型提质升级:主要开展大鲵产品深加工项目;大鲵深加工产品转型升级品牌推介;山塘养殖饵料鱼、建设休闲垂钓中心等。 | 新建 | 2021-2025 | 600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
30 | 桑植县农旅融合建设项目 | 依托刘家坪、洪家关红色旅游资源,以“田园+康养+文旅”的模式,与生态环境相结合打造田园生态养生;与体育运动相结合,打造田园运动康体;与休闲农业相结合打造健康饮食养生;与度假居住相结合打造田园居住养生;建成红色旅游康养小镇。 | 新建 | 2021-2025 | 100000 |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