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为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湖湘中医”进行关注
每年八九月份开始
我们漫步荷塘或是走在公园的湖旁
除了看到亭亭玉立的荷花、葱翠欲滴的荷叶
还有一种水生植物
它形似睡莲,花开紫色
碧绿的圆叶贴水而展
像一把把绿油油的油纸伞
为水下的鱼儿们“遮天蔽日”
它的浆果为海绵质,密生锐刺
果实称芡实,或称鸡头米
主要是因其饱含着果实的花萼部位
长得像鸡头
而每个鸡头盘的果球里
都藏着六、七十粒珠玉般的芡实米
才因此得名
素有“水中人参”“水中桂圆”
"江南水植八珍之一"的美誉
宋代诗人姜特立曾写道“芡实遍芳塘,明珠截锦囊,风流熏麝气,包裹借荷香。”说白了,芡实就是莲子的“远方亲戚”。
在《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诗社结束后, 说贾宝玉让人给史湘云送吃的,其中有两样时鲜食品,一是红菱,另一样就是芡实。
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极喜爱吃用芡实煮成的“鸡头米粥”,并称之“粥即快养,粥后一觉,妙不可言”。
谁能想到?芡实不仅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还是传统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和珍贵的天然补品!
新鲜的鸡头米经过干燥后,即是入药的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除去硬壳(外种皮),晒干。
2020版《中国药典》记载,芡实甘补涩敛,平而不偏,入脾、肾经,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功效,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史料关于芡实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认为其具有“补中、益精气、除暑疾、祛湿气、强心志、令耳目聪明”等作用,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之选。
《本草求真》中说:“芡实如何补脾,以其味甘之故;芡实如何固肾,以其味涩之故。惟其味甘补脾,故能利湿,而泄泻脾痛可治;惟其味涩固肾,故能闭气,而使遗带小便不禁皆愈。”文中解说,芡实既能同补脾肾,又能利湿化浊,固肾益精,因此脾虚生湿者更为适合。
中医认为,论补肾,它比山药强;论祛湿,它比赤小豆强;论安神效果,它比莲子强,是既能保健,又能治病的良药。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芡实主要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镇痛、保护肾功能、抗血栓等作用。此外,芡实还可以加强小肠吸收功能,提高尿木糖排泄率,增加血清胡萝卜素浓度;相关实验表明,血清胡萝卜素水平的提高,可使肺癌、胃癌的发病机率下降,大大减少癌症发生的机会。
孙思邈的《千金方》说芡实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养生佳品,具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特点,对于人体来说,芡实既给力,又加油,任何季节食用都很适合。下面是芡实的几种吃法,让我们学起来,一起为身体健康加个油!
【材料】:芡实15克,薏米100克,糖适量。
【做法】:芡实、薏米清洗干净,清水浸泡2-3小时;锅中加适量清水,烧开后放芡实和薏米,煮沸后转小火,加入糖后熬煮至米软烂即成。
【功效】:健脾祛湿,润肠通畅。
【材料】芡实30克,核桃仁(打碎)15克,大枣(浸泡,去核)7枚,白糖适量。
【做法】①先将芡实碎成细粉,加凉水打糊,加入滚开水搅拌。②搁锅加水适量,放入核桃仁与大枣,武火煮沸后,加芡实糊,文火煮烂成糊状,出锅时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补肾、固精、纳气,对肾气不固所致的遗精、遗尿、早泄、咳喘等有辅助治疗效果。
【材料】莲子30克,芡实30克,猪瘦肉100克。
【做法】莲子、芡实、猪瘦肉加水用瓦煲煲汤,饮用时加少许盐调味,连渣服。
【功效】补脾止泻、养心安神、滋养脏腑。